首页 > 聚焦三农

今年常德市粮食生产目标任务882.4万亩

时间:2023-03-03 23:04:31 人气: 来源:常德日报 作者: 常德乡村振兴网 打印

按照省里最新明确的任务,今年常德市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是882.4万亩、产量373.5万吨,其中早稻270万亩。在此之前,我市以稳面积、稳产量为基准,提早谋划春耕备耕工作,力求为实现粮食生产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春节过后一上班,我们就摸底拟定了春播作物种植计划。”市农业农村局粮油作物科负责人陈常元说的种植计划,是早稻270万亩、春玉米40万亩。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市农业农村局拟定了中早39、潭两优83等6个早稻品种和正大999、康农玉999等5个玉米品种为我市推荐种植品种。
临澧县四新岗镇供销社惠农综合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颜学华从事农资行业多年。他说,和去年高峰期相比,当前农资价格总体稳中有降,去年11月他便开始农资冬储,光肥料就准备了200多吨,最近几天他正忙着跟种粮大户配送农药、种子、化肥。据市农业农村局摸底掌握的情况,目前全市已备足早稻种子1450万公斤,其中农户购储和自留1100万公斤,复合肥、尿素等肥料18.3万吨,农药910吨,育秧秧盘9493.3万个,可满足春耕生产需求。
集中育秧是早稻生产的关键。常德市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企开展集中育秧。按今年计划,全市新建育秧大棚183个、自动播种流水线72套、智能催芽密室17个。2月28日,在临澧县望城街道楚城社区,湖南丁氏现代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丁巍正着手育秧工厂二期工程的筹备工作。“去年的一期工程新建了11.2亩的连栋大棚,今年的二期工程3月份正式开工,扩建轻钢育秧厂房,标准更高了。”
农机具也是春耕不可或缺的“利器”。今年以来,市农机事务中心组织约100支农机技术队伍下乡指导,开展农机化教育培训和农机具保养检修,特别是加大对水稻插秧机和抛秧机的保养检修力度,确保今年全面完成43万亩水稻机插机抛任务。目前,全市累计培训农机手1.2万人次、检修农机具2.4万余台(套)。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管理科负责人表示,今年将在全市推广水稻、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推广机播机插机抛,力争2023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4.8%,油菜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23%。

兴农评

不负好春光 打好粮食安全“主动仗”

□王伟杰

正所谓“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备耕是保障全年粮食安全的“重头戏”。我国自古便有“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说法,古人认为,只有开好春耕头,才能创造“不失其时,五谷不绝”的大丰收。

放眼沅澧大地,农资供应、农机准备、选种育秧、送技进田,春耕备耕繁忙有序,广袤田野上正开启新一年的“春天的约定”。

抓好春耕备耕,是顺应农事时令规律使然,也是坚决扛牢政治责任所需。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市委明确提出要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市”的目标不动摇。常德是全国重要的粮油主产区,是著名的“洞庭粮仓”,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已连续19年稳居全省首位。常德能否持续担当起“洞庭粮仓”的政治重任,做好春耕备耕工作意义非凡。日前,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对全市“三农”工作作出了周密部署,要求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站在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的政治高度,坚决扛牢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强调要不误农时,争分夺秒抓好春耕备耕,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把全年粮食、油菜等生产任务,分解压实到县、到乡、到村、到户,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882.4万亩以上、油菜种植面积449.6万亩以上,坚决打好粮食生产“主动仗”,确保全年粮食和农业生产起好步、开好局,打造更高水平的“洞庭鱼米之乡”。

抓好春耕备耕,必须汇聚各方力量,压实各方责任。开春以来,全市农业、水利、供销、农机、农科院以及县市区等相关部门提早谋划,火力全开护航春耕备耕,正扎实推进农资保障、技术服务、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工作,全力推动早稻生产扩面提质;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各级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深入推进“田长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确保现有耕地一亩不少、新增耕地一亩不假、乱占耕地一亩不让;要充分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有序推动“大户带小户”“小田并大田”,让种粮农民不吃亏、有钱赚、多得利;要坚决落实好各类优农惠农政策,严格加强和规范涉农资金的管理使用,不断激发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坚决保障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春耕备耕提供坚实保障。

抓好春耕备耕,必须坚持农业科技创新,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生根。要紧紧依托市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高档优质稻等优良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力度;推动农业生产设施升级,加快粮食烘干、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推广适宜南方稻区的农机装备;探索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在粮食生产中普及应用,建设一批“数字大米”“数字水果”“数字蔬菜”等项目,带动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给春耕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新的耕耘已开始,新的丰收正在孕育,农时不等人,各地应不负好春光,开足马力战春耕,积极打好打赢粮食安全“主动仗”,用辛勤和智慧描绘沅澧沃野丰收盛景。

微信图片_20230303230948.png

2月27日,记者在临澧县太浮镇王化村看到一派春耕繁忙景象,各项烟叶种植工作正紧张进行。该村目前种植烟叶1200余亩,培养烟叶大户10个,家庭农场4个,带动务工近300人,村集体收益23万余元。图为村干部查看烟叶育苗情况。记者 彭进军 陈欢 通讯员 胡伟 摄



来源:常德日报


随便看看